打破藩篱(1)
阿摩尼亚意外事件发生后五天,戴德生又重新投入工作。 可是他和巴格尔一家这时却接到伦敦会的通知书,请他们早日迁出,因为伦敦会的一个新传教士及其家人快将抵达。
巴格尔已经准备南下宁波,他也请戴德生同行至少一段路。 戴德生亦想趁机试试他的中国式装扮:他留了一个月的头发,已经可以结辫子,同时定造的中国衣服也已送来。 他想知道中国人及欧洲人对他这样的大胆行为会有何反应。
首先,他去租船。 当他听到上海县城南门附近有一所中国式的四房大宅出租,便先付了六个月的租金,并获准在十天之内迁进去。
那天晚上,他招来一个中国理发师,而且雇用他随船南下,每天好替他梳理那条不容易结的新辫子。
第一次剃头是件痛苦的事,尤其是在大热天皮肤都出了痱子。 再加上五、六个小时的染发,更加难受;最后由理发师把后面的长发结成辫子,这个痛苦的大工程才算完成了。
翌日,戴德生换上新装。 首先穿上厚底的粗棉布袜,毫无弹性。 然后穿着那宽阔的裤子,大概比他的腰要宽两尺多,但他把它折起,用坚韧的腰带束在腰前;裤腿儿宽大,像两个涨起来的大圆筒。 他把裤角儿放进袜口内,然后用有色的袜带扎好。 之后,他穿上一件棉纱的衫,在外再加上一件相当重而鲜艳的丝袍,袖子宽而长,手指外还有十二至十五时的布,戴德生好不容易才习惯把袖子折起来,好运用双手。 最后他穿上棉布鞋子,鞋尖上跷,但总算够大。
巴格尔上下打量着他,最后眼睛停在裤子上,微笑着说:「你可以把两个星期的干粮贮藏在裤腿儿内。」
两人一齐来到码头。 巴格尔像往常一样地自信,戴德生则好像有点不自然,极力尝试习惯这一身的打扮。 舟子、理发师和仆人都已经在船上等候,巴格尔一家的行李也已搬到船上。 一个信差递给巴格尔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今代合信牧师(J Hobson)送给开办宁波医院使用。 这笔款本是为了开办上海医院用的。 ——你们的一位朋友」其实,这位朋友就是合信本人,他是上海英行教会的牧师,他的赠款有一百大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