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祝先生,」戴德生一边说,一边在房间踱来踱去,双手放在背后。 「神已经使我成为新造的人,是新造的人了! 我没有令自己成为枝子,是主耶稣告诉我,我就是枝子。 我是他的一部分,我只需要相信他。 假如我到我在上海的银行户口支取五十块钱,出纳员不能拒绝我伸出来的手,说那些金钱是属于戴先生的。 他所有东西,我的手都可以拿取,因它是我身体的一部分。 作为基督的肢体,我也可认他丰盛的恩典中支取我所需要的一切。 以前我只是从圣经中知道这些事,现在我相信它是真实无比的。」
「他是一个充满喜乐的人,」祝名扬记述说:「是一个快乐的基督徒。 他以前是劳苦担重担,灵里得不着安息的人。 现今他在耶稣里找到安息,由他做工——这个分别实在太大了。 无论他在任何聚会中讲话,总好像有股新的力量从他里面涌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他充满新的平安,烦恼一点也不能获从前那样困扰他。」
自从1868年起,在英国出版的一份称为《复兴》(Revival)的杂志里,发表了史密夫(Pearsall Smith)牧师一连串关于圣洁的文章。 由于他的影响,后来创办了凯锡克培灵会。 1869年,中国内地会各人都收到这份杂志。 白安美对戴氏的评语,以及戴氏时常提到「新造的人」和「与主合一」等观念都可能受这几篇文章的影响。
布迦夫妇也非常熟悉《复兴》的文章,但他们认为其中所说的追求圣洁,是过于被动。 布迦强调积极抵挡罪恶和努力服从神的重要。 后来赖尔主教(BIShOPRyle)在其著作中,也尝试为凯锡克培灵会的不平衡教义作出修正。 可是,没有迹象显示在中国内地的戴德生及其同工在积极工作和努力侍奉上有任何不足之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