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戴德生死于中国,距今已有八十五年了,由他一手创立的中国内地会一,也有一百二十五年历史。 《戴德生——挚爱中华》的出版。 正适逢中国内地会的周年纪念。 内地会承接戴德生的热诚,要把靠主得救的福音传遍中国。 戴德生所持的宗旨,也一直成为内地会的特色:倚靠神的信实;把福音带给从未听过的人,并与他们认同;教导信徒及训练他们的领袖。
戴德生离世后,「中国的属灵需要和呼求」,成为不断地挑战,在西方国家里深深震撼一些热心事主的年轻人。 他们熟知爱主的代价。 耶鲁大学的布顿(Borden)为了对抗回教在中国西北部的扩展,不惜远赴内地,但仍未踏足神州,已客死埃及了。 与此同时,身兼工程师和音乐家的费沙(J. OFraser),为着在中国西南边境的黎族当中推展福音,不断祷告,为当地教会的增长奠下基石。 1934年,年轻的史丹(Johnand Betty Stam)夫妇在毛泽东长征初期,壮烈殉道,揭开中国教会日后在农业合作化、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受火般试炼的壮烈序幕。
中国教会的增长和发展,真叫人惊叹。 1900年,中国共有十万名信徒,短短五十年间,人数竟有七倍增长(总数超过七十万人)。 伟大的属灵领袖如宋尚节、王明道、杨绍唐,倪柝声和计志文纷纷冒起。 学生起来参与福音事工,中国人民也组织自己的宣教队伍。 日本侵华及二次大战期间,很多传教士都遭受打击,中国内地会的总部也被迫暂时由上海迁往远离长江的重庆。 烟台学校的所有师生,也全送进集中营里。 老师却引领我们高唱: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是我们的力量,
是我们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
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诗四十六1、7)
与父母分隔五年,我们更加领受神是可信的。 然而更大的考验尚未来临。 四十年代末期,共军大举南下,并取得节节胜利。 正如汤菲莉(Phyllis Thompson)在她所著的《不愿撤退的中国》(China:The Reluctant Exodus)中,悲痛地描写道:1949年至1952年间,内地会每位成员均被迫离开中国,正如八十六年前戴德生在伯莱墩(Brighton)海滩一样,中国内地会各领袖聚集在英国的邦茂夫(Boumemonth),一起恳求神的引领。 他们顺服神的旨意,以无比的信心,再次作出重大的决定。
发表评论